联系我们

湖北省楚鹏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办公室:027-83837973
传 真 : 027-83309709
邮 编:430034
Email:1678373514@qq.com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凯景国际大厦A座803室

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通知公告

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2016年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宣传资料

更新时间:2016-10-20 04:10:00 阅读次数:107

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

2016年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宣传资料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知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针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

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普遍有安全感。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

主要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原则

1)谁主管谁负责;   (2)属地管理;

3)谁经营谁负责;   (4)依法进行;

5)依靠群众;       (6)激励制约。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1)领导责任制;

2)目标管理责任制;

3)“一票否决权”制。

二、平安创建基本知识

 1.什么是平安创建?

 平安创建是指通过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得到好转或控制,人民群众得到安居乐业的工作过程。

2.平安创建的工作目标: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3.平安创建的工作任务:

 一是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继续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四是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五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六是积极维护社会市场秩序;七是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八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九是切实加强各种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十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

4.平安创建的工作重点:一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稳定因素,防止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二是实行24小时巡逻防控、义务联防,视频监控等措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是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防止发生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大的责任事故;四是广泛宣传法律和治安防范知识,深化开展“法律六进”、“和谐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5.公民如何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1)积极做好自身防范,防止受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2)遵纪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3)向公安机关或基层组织提供、举报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4)积极参加治安志愿者队伍,义务参加巡逻执勤。(5)邻里相望,互相帮助。

6.什么是社会治安满意率?

社会治安满意率,是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是一种直观考量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承受性和认同性的综合性指标。

三、“平安家庭”创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没有家庭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家庭平安,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平安家庭"的标准有:学法懂法、遵纪守法、道德行为良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环境和谐;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生活方式科学;扶贫济困、热心帮教、社会责任感强。

一要做到文明理家讲规范,创美德之家.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实现"零家庭暴力",妥善处理邻里、亲朋之间的关系,善待他人,友好相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二要崇尚科学守公德,创文明之家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和迷信;崇尚文明,遵守法规和公德,打击邪教,远离毒品。

三要自我防范重安全,创安全之家.熟知防火、防盗、防抢、防爆、防交通事故等各类防范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教育儿童日常卫生知识,避免卫生、食品安全隐患。

 四要依法维权不缠访,创明理之家.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疑难纠纷,通过法律咨询和法律渠道,依法处理.公民如需获取法律援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案件的类型符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二是符合经济困难的条件.

四、“平安交通”常识部分

(一)行人须知:

1、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不准使用旱冰鞋代步;

2、不准在道路上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3、在设有交通隔离设施的路段,过街时应当经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通过;

4、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不得超过两名;

5、三色信号灯的黄灯光闪烁时,所有行人要赶紧通过或准备停止通过.

(二)乘车须知:

1、机动车在行驶中不准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

2、乘车时,不准站立,不准在车内吃东西,不准往车外抛洒物品;

3、不强行上下车,做到先下后上,候车要排队,按秩序上车;下车后要等车辆开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马路,一定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穿行;

4、明知他人喝酒,须坚决阻止其驾车.

(三)驾车须知:

1、经常做好车辆保养,不开带病车;

2、严禁酒后驾车,驾车时禁止拨打接听电话;

3、系好安全带,研究表明,在发生意外时,佩戴安全带可挽救40%以上的生命;

4、切勿超速驾驶,平安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5、切勿疲劳驾驶,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五、消防安全常识部分

1.家庭发生火灾,要选择以下逃生方法:

⑴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

⑵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隔热虑毒的作用;

⑶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弯腰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

⑷楼道内烟雾过浓,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阳台逃生,拴上安全绳或床单逃生;

⑸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跳楼应等待救援。

2.发现火灾后,应及时、准确地报告火警, 拨打火警电话119,报告火警时,应讲清起火单位的名称和地址、燃烧物性质和火势情况、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并说出起火部位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然后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夜晚被火围困时,应当用手电筒发光呼救、敲击金属物品等发出大的响声。通用的火灾报警电话是119。

3.不携带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危险化学品.

4.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电闸保险盒上的保险丝熔断后,不能用铜丝或铁丝替代.

5.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涂抹肥皂水来寻找漏气点.烧饭时油锅起火,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切勿往油锅倒水.

6.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外出离家前,应关闭电源、燃气、水源.

7.中小学生在郊外游泳必须有家长带领,不得在不知水情、地方偏僻的小河、池塘游泳,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

8.在缺水和缺食物中,水比食物更重要。

六、信访常识

(一)信访是指:

《信访条例》第2条规定:信访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二)信访人是指:

根据《信访条例》第2条第2款的规定,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三)信访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信访条例》第4条规定,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什么形式?载明哪些内容?

《信访条例》第17条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五)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不得有哪些行为:

1、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

2、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

3、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4、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

5、煽动、串联、威胁、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

6、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

(六)打击报复信访人的应当如何处理:

《信访条例》第46条规定,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七)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如何处理:

《信访条例》第48条规定,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七、反邪教常识

(一)邪教是指

⑴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⑵神化邪教头子,进行精神控制;⑶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⑷不择手段地骗敛钱财;⑸反对政府,仇视社会;⑹宣扬“末日来临”。

(二)邪教的危害主要有:

⑴破坏家庭;⑵骗取钱财;⑶破坏生产;⑷奸淫妇女;⑸残害生命;⑹毒害青少年;⑺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⑻危害农村基层政权。

(三)邪教骗人的方法主要有

⑴打着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骗人;⑵用治病、免灾诱惑人;⑶用各种把戏吓唬人;⑷套近乎拉扰人;⑸小恩小惠收买人;⑹用暴力手段胁迫人。

(四)我们党和政府对处理邪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对绝大多数受骗上当的群众,要千方百计地团结、教育、挽救他们;对极少数邪教头目和骨干,要依法严厉打击。

(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中的“四个纳入”?

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要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之中。

八、国家安全常识

1.什么是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为了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领域对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

3.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4.为什么把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5.维护资源能源安全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1条规定,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

6.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任务是什么?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5条规定,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应用,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7.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哪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77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二是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三是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四是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五是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六是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七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八是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同时,根据《国家安全法》第78条规定,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根据第7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根据国家安全工作的要求,应当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8.什么是国家秘密?国家秘密事项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保密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秘密包括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的下列秘密事项:①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⑤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⑦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法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国家网络安全

1. 今年上半年,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方案明确明确从今年开始,网络安全宣传周于每年9月第三周在全国各省区市统一举行。

2. 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9日至25日)在武汉举行,

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十、公民道德建设基本常识

1.公民道德

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

2.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其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要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4.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其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并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5.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6.公民道德宣传日

中央文明委决定,从2003年起把每年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要有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勤劳节俭。

8.亲友邻里关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一,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第二,要以礼相待,克已谦让,和睦相处。第三,要遵守公共楼院的生活卫生秩序,讲求居住环境的优美。

 

  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办公室宣

2016年10月